close

以前在大學時, 常常在文學作品中, 看到西方人的一個人生觀或是說宗教觀:

每個人都有一本account, 死後到上帝面前, 上帝會翻開這本account, 一一細數個人的功與過.

會提起這個, 是因為最近有人問我為什麼算命老師對他說他是勞碌命, 要靠雙手賺錢, 而我卻被老師說, 我自然而然就是有錢.

不過這時我要說的不是物質上的金錢, 而是指那種可以不要為了物質生活奔波的幸福.

我覺得每個人有自己的一本幸福存摺, 讓你存入或是預支人生的幸福. 我也相信人一生下來, 神明都有配給給你一定限額的幸福存款, 供你運用.

這本存摺中的幸福, 會增加會減少, 看你珍不珍惜身邊的人事物, 會不會規劃人生的每一步.

因為對萬事萬物珍惜感恩, 所以我為我自己的未來儲存幸福, 甚至因為對他人寬容, 所以別人願意在你的幸福存摺中加碼.

相反的, 因為對萬事萬物挑剔, 認為別人所給你的善意, 視為理所當然, 或是濫用你所可以得到的資源, 不懂規畫人生,

你是在預支你人生的幸福. 預支過多, 幸福存摺中的數字成為負數, 所以每天哀怨的過日子, 難免抱怨命運對你不公.

 

問我為何可以每天過的很快樂的那個人, 是因為沒看到我畢業後的那幾年, 我為了我的幸福存摺, 拼命抓取一些東西, 也忍痛放棄了很多東西.

當同學決定繼續留在學校時, 選擇延畢或念研究所時, 我拼命接補習班的case, 當同事跟我說他們要去哪裡玩時, 我寧願加班學貿易上的事情.

當我媽媽問我要不要出國唸書時, 我拒絕了, 我考量到我自己沒有那種能力, 可以還給我媽媽先預支給我的幸福.

 

為什麼有的人快樂過一天, 有的人不快樂的過一天. 老是不快樂的人, 是不是幸福存摺已經透支了呢?

 

我自認為我自己最慘痛最實際的教訓, 應該就是我的大學時代的零用錢!

那時候家裡給我一個月九千的零用錢, 我花的毫不手軟. 但是我畢業後立刻嘗到苦頭!

因為現在的我無法當一個人生賴帳的小白, 我無法覺得我的父母給我的九千元是應該的.

我也認為我現在不以金錢孝敬我媽媽的話, 我未來的某一天還是要還給他. 因為我預支了我未來的幸福.

所以當我會賺錢了, 而且是再怎樣也要學會賺錢時, 我懷著感恩的心情, 一點一滴的回報.

很多人認為我給的已經多過當初我所拿的了, 但是這何嘗不是在儲存我的未來幸福.

我最討厭人家看到我媽媽帶著珠寶時, 對我說: 這些以後都是妳的了! 我從不認為那是我的, 因為那是我媽媽自己辛苦賺來的, 不是我自己賺來的!

我也不希望她把金錢投資在我身上, 包括出國留學這件事. 因為我希望她能夠有足夠的錢養老.

當父母親年老時, 可以不用為金錢煩惱, 他可以自己規劃生活, 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身體, 可以讓子女放心的過自己的生活.

基於這樣的想法, 雖然很多人認為我給的已經多過當初我所拿的了, 我還是說這是為了儲存我未來的幸福.

 

最近也有種很深很悲哀的感觸.

很多人羨慕我最近到處玩, 還對我說想必花了不少錢. 說實在, 是的, 我花了很多錢.

他們也問我說, 我怎麼會有錢玩, 我怎麼有心情玩, 我怎麼捨得這樣玩, 還有我怎麼只跟Peggy出去玩.

我很難開口跟他們解釋, 只好在這裡自言自語.

因為當他們在揮霍青春時, 當他們還搞不清楚所謂的人生方向時, 當他們認為爸媽可以養他們一輩子時, 我不管我是否選對職業, 埋頭努力賺錢.

當我因為那時埋頭努力, 不管老闆的機車指數,  累積好實力(還有儲蓄), 再跳到制度完全的公司, 準備好好玩時,

他們卻才剛找到所謂的人生方向, 沒有職場實力, 完全從頭開始. 甚至沒有儲蓄?! 我怎麼好意思邀約出去玩?

而跟我有相同的職場經歷, 對於人生規劃也有相似的思考模式的Peggy, 跟我一樣的時間點, 跳到了一家制度完整的公司.

我為什麼不邀她一起出遊, 享受我們畢業後這幾年, 埋頭努力儲存的幸福存摺呢?

所以不要再問我為什麼我可以快樂過每一天, 不要再問我怎麼只找Peggy去外地玩, 因為我不預支我未來的幸福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派可 的頭像
    派可

    懶人的森林

    派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